牛仔文化及其社群

牛仔布从来都不只是一种布料。牛仔是一种文化,体现深刻的人文精神,许多人视之为自由的象征。世界每天设计和生产成千上万的牛仔服饰,选择多不胜数,从牛仔裤、牛仔衬衫或牛仔褛的选择角度,可以充分展示个人风格。

Image Courtesy: Unsplash
玛丽莲梦露在 1952 年的电影《大江东去》中穿上牛仔裤后,女性牛仔裤才开始流行,成为主流时装的一部分。
Image Courtesy: Shutterstock

牛仔服饰与不同世代的青年文化息息相关。无论是40年代西部牛仔片中的牛仔场景,还是50 年代荷李活坏男孩如占士甸和马龙白兰度等穿起风靡一时的Levi's 牛仔裤,牛仔裤已成为反叛的时尚象征,当时甚至有部分美国公立学校禁止学生穿着。然而,牛仔裤在 70 年代全面回归,并在嬉皮运动、庞克和嘻哈文化的影响下逐渐普及,牛仔服饰与青年和流行文化的关系一直友好至今。牛仔裤也有跨越性别和种族界限的能量。在牛仔裤诞生之前,长裙和连衣裙是西方社会女性服装的日常服饰。十九世纪末的妇女会向丈夫或兄弟借用实用和耐穿的牛仔裤,她们会穿着牛仔裤骑马、在农场工作和进行其他需要体力劳动的活动。第一条专为女性度身定做的牛仔裤「Lady Levi's」于1934 年诞生,但要到玛丽莲梦露在1952 年的电影《大江东去》中穿上牛仔裤后,女性牛仔裤才开始流行,成为主流时装的一部分。 60 年代非裔美国人社群争取投票权的过程中,蓝色牛仔裤成为了一种政治象征。正如时尚作家 Zoey Washington 的观察,牛仔裤除了可调和性别之间的不平等,也是「社会阶层之间的标识符号」。社运份子穿上牛仔裤和工人裤,以强调黑人贫穷和种族阶级观念是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

《The Denim Manual》

牛仔布在不同文化背景及时代都别具代表
性,其不断演化的个性使得每个人都可以
根据个人需要和品味找到适合的款式。在
2022 年,Fashionary 发行了《The Denim
Manual》,集牛仔布料的历史、式样、设
计、洗水及保养于一书。 Fashionary 创办
人 Penter Yip 形容香港在历史及流行文化
方面,都是牛仔文化的独特枢纽。

香港作为牛仔文化的独特枢纽
Image Courtesy: Fashionary

香港在八十年代是生产牛仔布的重镇,这里的工厂为世界各地生产了上百万条牛仔裤。本地制衣产业的优势不单为市场提供了实惠的选择,一众出色的技术人员及工人亦有助提高利润。对当时其他的国家来说,要维持高速的生产线同时有质素保证,是非常困难的事。 「这段时期牛仔布产业的快速增长及成就不仅奠定香港在全球市场的代表性,也为本地既精彩又多元的牛仔文化立下坚实的基础。」及至当下,内地成为其中一个最大的牛仔裤外销市场,香港得以凭此地利提供优质而价格合理的牛仔时尚服饰。

牛仔服饰可以按个人喜好配搭,既实用又时尚。 「牛仔布已成为全球时尚和流行文化的永恒主打,集多功能、耐用和舒适的特性于一身,是日常穿搭的必然之选。由休闲街头风格,到别致的晚装,牛仔布得到不同种族、年龄和阶层的广泛喜爱,在时装界的影响力相当持久。」

香港有一群忠实的牛仔迷在多年来建立出有趣又多元的文化风貌。当中的古董牛仔裤收藏家除了热爱牛仔衣饰,更着迷于它们的历史及故事,所以会花上大量心血去寻找罕见的心头好。日本牛仔裤爱好者如Penter 则喜欢日本人对细节、工艺及布料的坚持,他们将之视为一种艺术手法,透过别出心裁的设计反映日本的文化和价值观。另外亦有一些族群喜欢未经洗水或打磨的牛仔裤,他们喜欢从牛仔裤日积月累的穿着过程中,磨出每条有故事性并且独一无二的纹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