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gaia 立足於地的策略

 

服裝品牌Pangaia在2018年成立,透過「為地球做更好」的精神、玩味的品牌形象,以及色彩繽紛的產品席捲全球。他們的全新系列和顏色搭配備受各界追捧,並利用創新、科學為本、具環境使命的布料製作服裝。公司成立只有短短3年,已經倍速增長:他們的Instagram有超過83萬名追隨者,而光是2020年,已經賺取7,500萬美元的收入—— 除此之外,他們成功吸引市場的秘訣是甚麼?

我們訪問了Pangaia的首席創新官Amanda Parkes博士,了解更多關於這個品牌的故事。Amanda是一個時裝科學家和創業家,擁有15年物料和產品創新的經驗,並先後於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MIT Media Lab)取得「實體媒介」(Tangible Media)碩士和博士學位,並曾在史丹福大學修畢藝術史和機械工程學士學位。她曾經在Future Tech Lab進行研究工作,也是Skinteractive Studio和微藻生物燃料初企Bodega Algea的始創成員。

 

Pangaia 家庭企劃;圖片來源:Pangaia

 

 

Q1: Pangaia作為一家物料科學公司,如何把科學知識轉化成顧客能夠輕易接觸,並且與大眾息息相關的品牌訊息?

我們植根於大自然,並把這種物料哲學稱之為「高科技自然主義」(high-tech naturalism)。大自然的資源豐富,我們把嶄新的可持續流程、物料和化學物質,注入廢物和農作物中,藉此提升它們的功能性。這個過程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好,並將之加以擴張。我們不會對解釋科學感到害羞,不過,這需要微妙的技巧 — 我們既不想隱藏這些術語,也不希望嚇怕顧客。

當你在營造一個學習模式時,會想在不同接觸層面安插這些訊息:這可能是一些吸引小孩子注意力的東西,或者只是在街上留意到Pangaia廣告的路人,甚至乎一些對我們很感興趣、想深入了解更多的人。當我們寫關於科學的資訊時,並沒有所謂的「漂綠」(greenwashing)和行銷詞彙。反之,我們利用的漂亮視覺元素,讓大家能夠輕易地接觸這些與大自然息息相關的故事。

「Pan」和「Gaia」的意思指「包含所有」和「大地之母」。我們探討所有關於大自然的議題,當中包括生物週期(biocycles)和生物經濟(bioeconomy)。而從更深入的角度看,我們回應作為人類所希望擁有的價值觀;而另一個很好的切入點,是我們每個人跟大自然都有著特殊的關係。

 

Pangaia x Kintra Fibers;圖片來源:Pangaia

 

 

Q2: 你們迅速地建立了一個很成功的B2C(企業對消費者)品牌。那麼,你們所預視的B2B(企業對企業)機遇是甚麼?而這些機會又如何跟公司整體策略互相配合?

作為時裝公司,我們有一套很獨特的營商模式:我們不僅是一家創新和研發驅動的公司,也一直以來集中發展「直接面向消費者」(direct-to-consumer)模式;而這模式正好反映新興物料能藉商業化方式生產。不過,我們由始至終都無意獨佔這模式,也希望其他品牌能夠發展它們的可持續物料,讓供應鏈裏的所有人都有所得益。

例如,我們最近跟Kintra合作,他們全新的生物基可降解替代合成纖維,基本上跟尼龍和聚酯纖維無異。這物料符合了許多我尋求已久的小眾需求,而目前並沒有解決這個問題的完美方案。

FLWRDWN™(一種取代傳統鵝絨專利物料)同樣照顧到小眾市場的需要。當大家提到鵝絨市場,便會想起當中的道德問題,以及動物被對待的方式。而純素方案的物料,通常都是合成纖維或者是石油基物料,同樣間接地對地球、動物和人類造成傷害,只是方式不一樣而已。而這種物料,幫助我們思考怎樣才找得到不影響物料功能,又同時滿足市場需求的解決方案。

這是我們在眾多項目中,其中一項正在努力發展的工作 — 如何保持物料的質素,甚至是做得更好?高科技便在這個時候發揮作用,特別是生物製造(bio fabrication)、種植菌絲皮革,或者是細菌染料。這些科技發展迅速,其規模也在公司和初企之間擴張得甚快。對於可持續發展而言,這是一種突破,例如是借助細菌把染料依附在布料上。這種方法能渾然天成地利用生物,而無需添加額外的有毒物質。研發生物科技和流程科技所投放時間和心血,始終會得到回報。

 

AIR-INK®;圖片來源:Pangaia和Jenke Ahmed Tailly

 

 

Q3: 可以為我們搶先介紹一下你們現在研發中的新物料和產品系列嗎?

我們最新的合作,是AIR-INK®借助污染物生產的墨水。他們收集純黑的煤炭灰,經過加工、清潔和過濾成為無毒物質後,封裝成為打印墨水。我們將會利用這墨水,在全新的膠囊系列上印上手寫字體。現時,這是一個小型的膠囊系列,但我們正逐步增加產品的數量。這系列有全面發展的能力,我們也進行了首次物料測試,結果相當理想。我們已經把這個墨水整合到葡萄牙的生產設施中,並通過了所有歐盟規定。從印度進口本身是污染物的物料到歐盟地區,並生產成為安全的產品,在技術層面並不是容易的事情。這是全新的物料類別, 討論的過程也讓相關規定與科學看齊。這是一件我們現在非常引以為傲的事情。

我們也有一些新的布料面世,它們都是一些由農業纖維廢物混合而成的物料,也是我們為傳統和有機棉花尋找替代品的其中一項工作。棉花本身作為農作物並沒有甚麼不妥,是一種很好的植物和纖維。不過,由於耕作過程被過度工業化,採用了大量殺蟲劑,導致土地被完全摧毀。我們一直以來採用這種完全不可持續的方式耕作,所以只要一有機會利用替代植物和農作物,我們便開始為供應鏈營造韌性。此外,「C-FIBER」是我們的海藻系列布料,而這也是我們第一個擴張至農業廢物領域的項目。

 

Pangaia x Selfridges 互動期間商店;圖片來源:Pangaia

 

 

Q4: 你們最近在Selfridges開設了首家期間商店,可以告訴我們一下設計這次零售體驗和概念的靈感來源和思考過程嗎?

我的背景來自科學實驗室和科學館設計,所以我打從心底希望把這種美學和實驗室工具帶進這個空間。這是一家「時裝理想化」的生物實驗室,也是我們考慮可及性(accessibility)時的其中一個想法。這是我們把大自然轉化成為產品的其中一部分,希望透過提出實驗室這個構思,成為大家都可以接觸到的體驗。感覺在文化上,我們(消費者)往往在生產流程中被移除;但其實這是大家必須了解的事情。我們為大家提供透明度,便是希望幫助大家在消費時作出正確決定。

即使我們以「直接面對消費者」的電商模式經營,去年疫情的封城措施,也使我們的處境變得更加艱難,全因零售行業存在真正的差異化。消費者給我們不少反饋 —— 當中有不少內在觸感,我們花了很多時間製造你想穿的紡織商品,它們為你帶來一種幾乎是潛意識的感覺 —— 你最喜歡的T恤、你最心愛的運動上衣。

我們不想做太傳統的設計,零售不斷在改變,新的模式不斷湧現,讓事情可以變的更具體驗性;我認為光顧一家商店的動力,將會變得不一樣。尤其是新冠肺炎之後,我們發現很多事情可以在網上辦妥。那麼,實體店能夠帶來甚麼呢?你如何將體驗變得特別呢?可能還有些想法是 ——「嗯,可能這是博物館,也許是一個有衣服買的展覽。」作為一個品牌,我們知道對消費者來說,能夠接觸、感受和親眼看見物料非常重要;而未來肯定有非傳統零售計劃的可能性。

 

Pangaia家庭企劃;圖片來源:Pangaia

 

 

Q5: 對於希望在可持續發展中建立一門成功事業的初企,你會給他們甚麼意見?

我想關鍵是要一直問很多問題。這個領域在不斷演化,並沒有單一的正確答案。我知道這聽起來很令人困惑,但最重要的是,當你採購的時候,要建立直接的關係,問所有關於科學和生產的問題,並確保你清楚了解箇中流程。如果你不明白,便循研究找出答案。越多人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做出來的產品自然會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