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豐作坊在歐洲:建立大學及初企培育夥伴

南豐作坊在六月推展不少合作計劃,為初創企業建立更完善的生態環境。我們先贊助香港科技大學舉辦的創業比賽,再將網絡擴展到歐洲,與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CSM)及機構「Fashion for Good」合作,為創新及可持續領域的初企建立通往全球的渠道。

 

1)藉支持大學創新培育未來人才

大學是研發工作的核心,一些研究善於突破學術成就,而某些研究則尋求將成果商品化。他們的挑戰是替科技尋找合適的產品/市場適合度。我們看到不少研發成果是「為科技而科技」,而非為市場而設。因此,我們必須肯定這些科技能解決市場需要;而推展這些科技,亟需創業人才的參與。

 

(L to R: 倫敦藝術大學中央聖馬丁學院服裝及紡織學院院長Anne Smith與南豐作坊聯席總監陳浩楊和王健芝 | 「南豐紗廠可持續發展獎」和「南豐作坊Techstyle獎」得獎者與亞軍 | 「南豐紗廠可持續發展獎」得獎者Andrea Liu |「南豐作坊Techstyle獎」得獎者Jen Keane)

 

面對這個情況,我們決定支持多家大學的創業計劃。在六月份,我們宣布「科大—信和百萬元創業比賽」各焦點範疇的勝出隊伍。然後,我們跟CSM的合作正式展開,向2名學生頒發「Techstyle獎」及「可持續獎」。透過支持techstyle和可持續發展等領域,我們希望學生能夠專注思考行業裏面對的真實挑戰,科技又能如何扭轉當前局面。得獎學生的真實故事深深打動我們:來自CSM的Andrea Liu花了很長的時間跟漁民工作,期間進行鞣制三文魚皮的測試,其作品正好展示一直以來的研究成果。另一位CSM的學生Jen Keane,透過其豐富的紡織知識和經驗,建立出能在實驗室內生長的紡織品。

 

我們希望透過比賽,給學生提供額外的機會及支援,讓他們的構想得以成真。

 

2)與海外夥伴結盟,建立全球性生態環境

同時,我們也宣布了跟總部位於阿姆斯特丹的機構「Fashion For Good」合作。他們是全球性創新平台,提供「Fashion for Good- Plug and Play企業推進器」(Fashion for Good- Plug and Play Accelerator Programme),以及企業擴展計劃(Scaling Programme)。兩者均為創新初企而設,希望幫助他們突破時裝價值鏈內具影響力的範疇,幫助行業成長和擴張。

 

(L: 南豐作坊聯席總監王健芝與Unspun聯合創辦人Kevin Martin | R: Fashion for Good執行董事Katrin Ley)

 

雙方將相互幫助對方的初企成員,為這些公司創造開拓新市場的落腳點。這對可持續領域內的初企尤其重要,使他們的創新能在供應鏈/價值鏈充分應用,並讓他們了解發展全球性事業的重要性。

 

通常,深化的研究工作來自歐洲和美國的實驗室或企業推進器,但當他們開始考慮生產時,便需要考慮將供應鏈的規模拓展到亞洲。我們非常欣賞Fashion For Good的工作,不但為價值鏈和生態環境建立更廣闊的領域,亦提出循環經濟裏的缺口。我們期望未來與他們有更多的合作。無可置疑,可持續發展是現今一大難題;可是,不少初企發現這需要投資大量時間和資金。不過,我們堅信這些挑戰顯示巨大的市場潛力、空間及機會。南豐作坊的培育基地,將致力幫助這些初企在創業旅程中達至成功。

 

這關乎生態環境和社群的構建

我們在阿姆斯特丹和倫敦的旅程非常全面,為生態環境建立不少大學、培育基地和企業夥伴。倫敦帝國學院位於白城的新校園擁有大量創新設備,也是不少夥伴辦公室的所在地(包括著名企業推進器SOSV旗下的RebelBio計劃),培育True和L Marks等多家英國企業已被認證的研發概念。Fashion For Good為初企建立穩固的價值鏈,而業內人士也了解,要先建立生態環境,初企才能穩步發展。尤記得當年的科網熱潮,很多企業的新業務只注重投資和調配資金,而忽略培育初企。我們敢說,現今的創新熱潮應該吸取當年的經驗,應先建立生態環境才開始考慮投放資金。想要培育出色的初企,這是一個值得等待的過程,而這些初企最終能真正成長,與業內其他企業合作。

 

總結:未來真的比較好嗎?

南豐作坊團隊也到訪了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V&A Museum)的最新展覽「Fashioned from Nature」和「The Future starts Here」。「Fashioned from Nature」提到時裝在科技的影響下達至高度全球化,加上電子商貿的興起,為速食時裝帶來可持續的變革。至於另一個展覽「The Future starts Here」則以「創新是否讓我們的社會和工作變得更好」為命題 — 我們想這是一個強而有力的問題,提醒我們支持的創新發展,應以改善人類生活、締造多元社會而宗旨。終有一天,我們反會問自己,這些創新是否真的讓我們未來變得更美好。

 

(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 「未來再此開始」 與 「大自然的時裝」的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