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豐作坊參與里斯本Websummit的三大得著

南豐作坊被邀出席全球最大的年度科技會議Websummit 2017。我們除了跟來自不同國家的初創企業及夥伴交流資訊,也出席了一系列關於行業趨勢的講座,並參與了圓桌會議,跟與會者討論行業面對的主要挑戰。雖然只是短短4天的行程,已經令人感到振奮不已。

以下是我們從Websummit中學習到的3大得著:

建立創新城市關乎接通橋樑而非建設樞紐

南豐作坊被Websummit邀請出席生態系統高峰圓桌論壇(Ecosystem Summit),與會者中不乏來自其他國家的組織,他們同樣以建立完善的創業家系統為目標。我們跟各地的政府創新/創業部門、社群建設者、研究人員、媒體等建設者進行討論:從宏觀的角度看,建立蓬勃的生態系統的要素是甚麼?而從微觀方面,甚麼是衡量生態系統影響力的最佳數據?

【第0天的Websummit生態系統高峰圓桌論壇】

 

「沒有成功的創業樞紐會單獨行事」是論壇上提到的一大重點,他們都致力建立連結其他樞紐的橋樑。像倫敦和里斯本般的樞紐國家,他們把歐洲各國和創業家連成一線,並帶領他們衝出歐洲。同樣地,成功的初創公司由創業的第一天,便需要了解到將事業由本地推進全球市場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論壇討論到樞紐的供給能否配合初創企業的特性。這提醒了我們繼續思考香港的策略性優勢,以及大灣區發展為我們帶來的種種機遇。

另外,任何系統的建立初期,都是在「信號和成功」(Signaling and Successes)的理論下發展。「信號」是指有力的業內人士,主動地推動創業圈子的發展,例如由政府提供政策、資金上的支援,吸引更多持份者加入生態系統。同樣地,大型企業可以透過成立企業加速器(accelerator)和培育計劃(incubator program)參與其中。只要有一、兩家成功的初創企業作為參考,便很容易製造乘數效應(multiplier effect),為整個系統注下一支強心針。像是洛杉磯的創業圈子在Snapchat成功後起飛、GoGoVan和WeLab突圍而出,帶領香港走到突破瓶頸的關口 — 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參考 的例子。

最後,不要忘記創新帶來經濟之外的社會價值。例如在瑞典,年輕群體間的創業圈子發展蓬勃,成功令當地年輕人積極投入社會,並大大減低青少年犯罪率。當然,這需要風險資本家(venture capitalist)的私人資金支持。我們接下來會談一下關於風險投資的趨勢。

 

機遇源自應用得宜的新興科技

不少投資者在活動上分享了未來的投資趨勢,並預測了2018年的種種機遇。好像來自Breyer Capital的Jim Breyer及Greycroft的Dana Settle,便以「2018年他們會把資金投放在哪?」為題進行了一場對話。我們在Websummit中時常聽人工智能(AI)、虛擬實境(VR)/ 擴增實境(AR)、區塊鏈(Blockchain)這些科技名詞,而這些「潮語」也充斥在不少創業家的投售簡報中 — 但到底有多少人了解虛擬實境和擴增實境的分別?面對這種現況,Jim Breyer認為創業家必須把這些科技融入自己的事業,並確定團隊裏有專才處理科技事宜。他也提到,如何將這些科技應到指定的事業或行業,才是難度所在。Google Ventures的合夥人Tom Hulme在另一場合提到,百度、Facebook等大型企業對人工智能課題做了非常詳細的一般性研究;而初創企業則擅長利用人工智能,在備受關注的行業中創造價值,像是用作研發聊天機器人(Chatbots)提升客戶體驗,或為管理供應鏈提供預測性分析 。

 

【來自Breyer CapitalJim Breyer於研討會上分享風險投資趨勢】

 

活動上亦討論到中國的機遇。大部分投資者都不置否認,只有極少數的非中國企業擁有打入中國市場的能力。部分原因是國內擁有不一樣的遊戲規則,也跟其獨特的營商文化也有相當關係。雖然現存的機遇只屬萌芽階段,但已經充分配合全球優勢;像是中國消費者日漸富裕,帶領內地市場對高質素醫療保健、教育和時尚消費品及服務的需求越來越高,便是最好的例證。

 

靠科技突破的時裝最好時機

來到最後一天的Websummit,多位時裝界別的講者出席有關未來時裝趨勢的研討會。倫敦時裝學院的Matthew Drinkwater、時裝品牌House of Holland的設計師Henry Holland,以及XO Studio的聯合創辦人Benjamin Males,討論過往科技如何突破音樂、電影、電視、傳統零售等行業。時裝現正處於相對落後的位置,因此他們相信這是時機讓科技突破時裝行業,影響其設計及消費等各個層面。Websummit去年才開始開始舉辦時裝科技為主題的研討會「Modum」,相信這也象徵著行業的發展趨勢。

然而,如何把設計及STEM(科學、科技、工程、數學)人才湊合在一起,並將工程、編碼、生化科技等技術,與傳統設計範疇結合起來,是突破時裝行業的一大挑戰。Bolt Threads便是其中一個很好的例子。其共同創辦人David Breslauer在演講中詳細講解仿生學(biomimicry)的技術,以及分享了他們如何研發更強韌、耐用、環保的純素絲綢製作衣服。

【第3 Websummit時裝環節的研討會嘉賓】

 

產品功能和消費者行為,也有很大的突破空間。好像從前沒有人會問你「(穿著以外)這件衣服的功能是甚麼?」(雖然現在好像也沒有人這樣問)。不過,高性能時裝需求與日俱增,衣服不再只關係到設計和舒適。美國物料研發公司Avery Dennison與物聯網智能產品平台EVRYTHNG合作,將傳感器嵌入衣服和飾物裏,便是利用科技提升消費者和品牌間互動的好例子。消費者行為也同樣改變,Matthew Drinkwater分享了虛擬實境及擴增實境在時裝行業裏的角色。這些技術不但能用作製作數位模型,顧客還可以在線上虛擬試衣(數據指出,時裝網站的產品3D模型點擊率的增長高達40%)。

以上提到的趨勢,都跟時裝業合乎道德的改革擁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顧客越來越想知道,到底時裝行業能為這個世界做些甚麼?Kering的首席永續發展官Marie-Claire Daveu分享了如何將永續發展,加入企業的發展策略,也提醒了時裝初創企業,從創業第一天開始考慮永續發展,才是聰明之舉。

 

總結 「願意改變的心志,是最好的再生能源。」

前美國副總統戈爾在Websummit的閉幕環節中演講,號召創業家繼續堅持創新和改變的意志;他說這種精神,是地球最好的再生能源。如果你問我一件學習到有關「創新」的事,我會說工作時能不斷自我重塑,便是最好的創新。到Websummit般的國際舞台上互相學習、交流,是達成創新思維的最好方法。總括來說,在里斯本的短短一個星期,我們得到許多啟發、建立了不少夥伴關係,並對於本地創業家營造永續社會的成就加深了肯定。

再見里斯本,我們在2018年RISE再見!

Websummit 2017亞洲代表團】